一代文学巨匠武侠泰斗金庸先生仙逝了,享年九十四岁。虽然,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我已经放下快二十多年了,但是至今每一部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在我的脑海记忆中依然是清晰的,青春年少时天天捧读金庸小说的场景同样历历在目。
记得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校园中很多同学都在传看金庸的武侠小说。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正式发行授权的正版书,港版的正版书价格太高了,当时大多数的人都很难接受,大家看的都是印刷粗糙的盗版书。但是,这一切却不影响同学们对于先生武侠小说中人物情节的尊崇和喜爱。在课余,看先生的武侠小说成为青春岁月中最难忘的回忆,很美好。
我现在仍然记得,在1994年金庸先生授权三联出版社在国内发行了第一套正版的武侠小说全集,当时心情非常的兴奋。不过,当时想买到一套首发版也不是很容易。后来还是托同学在新华书店工作的父亲才买到了一套。尽管给了折扣,但是500多块钱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开支,当时相当于很多人的一个月工资,不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但是,同样喜欢文学的父亲却欣然给了我这一笔钱,当时我的心中充满了父爱的温暖,拿到钱的瞬间是倍感幸福的时刻。父亲的理解和开明让我意外的同时,也充满了骄傲。毕竟那个时候没有几个家长会允许孩子看武侠小说的。
金庸先生一生创作了十五部小说,在他笔下的江湖之中诞生了至少1427个人物、97个门派和401种武功。总计约855万的文字为读者讲述了他心目中的江湖,在先生的小说中倡导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武侠精神是我青春成长中的一道风景、一盏指路明灯,让我逐渐体会领悟了“侠不在武,而在守正气维正义”的意义。一个正字曾经让我费心思考,韦小宝虽然奸滑好色,但是在对待朋友却能真心相待,不惧危险,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陈家洛在手足亲情和汉家江山的大义面前,最终由于倾向亲情的私心作祟,最终导致红花会的大业失败。先生笔下的人物在人物性格思想的冲突中,阐释了人性的两面性和复杂性,衬托出了守正的艰难。在我的眼中,先生的小说中,一个“正”字贯穿始终,故事情节之中正与奸恶相斗碰撞,正气虽有失败,但是大势却总会归于正道。虽然有“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无奈和艰辛,但是大道至简正者无敌的人间正义却从未改变。先生始终以武侠小说为载体,向读者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我作为一个对中国历史充满兴趣的人,在先生的武侠小说中,看到了先生身上渊博的中国历史知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背景都是有或者借引真实的历史背景和轨迹的。让读者在读小说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历史常识和知识,并且引发了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先生的武侠小说具有了历史教育的作用,这是对社会的又一个贡献。
在惊闻先生离世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打开了书柜,看着与四大名著、三言二拍、世说新语、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摆放在一起的时候。我内心之中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反而觉得先生的武侠小说全集与这些名著有着同等的地位,都是中国小说文学中璀璨的明珠。
先生仙逝了,给我们留下曾经影响了几代人而且还将影响后来人的文学遗产。先生的武侠精神不死,将永远的活在读者的心中。
先生仙逝了,作为您武侠精神的拥护者和追随者,请带走我的青春作为祭奠,化作您墓碑周围的一株花草,继续聆听您在天堂讲述的武侠故事。
金庸先生千古!
版权作品,未经《心情故事》博主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为转载的作品例外)